浏览器渲染原理
# 一、浏览器如何渲染网页
概述:浏览器渲染一共有五步
- 处理
HTML并构建DOM树。 - 处理
CSS构建CSSOM树。 - 将
DOM与CSSOM合并成一个渲染树。 - 根据渲染树来布局,计算每个节点的位置。
- 调用
GPU绘制,合成图层,显示在屏幕上
第四步和第五步是最耗时的部分,这两步合起来,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渲染
具体如下图过程如下图所示


渲染
- 网页生成的时候,至少会渲染一次
- 在用户访问的过程中,还会不断重新渲染
重新渲染需要重复之前的第四步(重新生成布局)+第五步(重新绘制)或者只有第五个步(重新绘制)
- 在构建
CSSOM树时,会阻塞渲染,直至CSSOM树构建完成。并且构建CSSOM树是一个十分消耗性能的过程,所以应该尽量保证层级扁平,减少过度层叠,越是具体的CSS选择器,执行速度越慢 - 当
HTML解析到script标签时,会暂停构建DOM,完成后才会从暂停的地方重新开始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想首屏渲染的越快,就越不应该在首屏就加载JS文件。并且CSS也会影响JS的执行,只有当解析完样式表才会执行JS,所以也可以认为这种情况下,CSS也会暂停构建DOM
# 二、浏览器渲染五个阶段
# 2.1 第一步:解析HTML标签,构建DOM树
在这个阶段,引擎开始解析
html,解析出来的结果会成为一棵dom树dom的目的至少有2个
- 作为下个阶段渲染树状图的输入
- 成为网页和脚本的交互界面。(最常用的就是
getElementById等等)
当解析器到达script标签的时候,发生下面四件事情
html解析器停止解析,- 如果是外部脚本,就从外部网络获取脚本代码
- 将控制权交给
js引擎,执行js代码 - 恢复
html解析器的控制权
由此可以得到第一个结论1
- 由于
<script>标签是阻塞解析的,将脚本放在网页尾部会加速代码渲染。 defer和async属性也能有助于加载外部脚本。defer使得脚本会在dom完整构建之后执行;async标签使得脚本只有在完全available才执行,并且是以非阻塞的方式进行的
# 2.2 第二步:解析CSS标签,构建CSSOM树
- 我们已经看到
html解析器碰到脚本后会做的事情,接下来我们看下html解析器碰到样式表会发生的情况 js会阻塞解析,因为它会修改文档(document)。css不会修改文档的结构,如果这样的话,似乎看起来css样式不会阻塞浏览器html解析。但是事实上css样式表是阻塞的。阻塞是指当cssom树建立好之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解析渲染
通过以下手段可以减轻cssom带来的影响
- 将
script脚本放在页面底部 - 尽可能快的加载
css样式表 - 将样式表按照
media type和media query区分,这样有助于我们将css资源标记成非阻塞渲染的资源。 - 非阻塞的资源还是会被浏览器下载,只是优先级较低
# 2.3 第三步:把DOM和CSSOM组合成渲染树(render tree)

# 2.4 第四步:在渲染树的基础上进行布局,计算每个节点的几何结构
布局(
layout):定位坐标和大小,是否换行,各种position,overflow,z-index属性
# 2.5 调用 GPU 绘制,合成图层,显示在屏幕上
将渲染树的各个节点绘制到屏幕上,这一步被称为绘制
painting
# 三、渲染优化相关
# 3.1 Load 和 DOMContentLoaded 区别
Load事件触发代表页面中的DOM,CSS,JS,图片已经全部加载完毕。DOMContentLoaded事件触发代表初始的HTML被完全加载和解析,不需要等待CSS,JS,图片加载
# 3.2 图层
一般来说,可以把普通文档流看成一个图层。特定的属性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图层。不同的图层渲染互不影响,所以对于某些频繁需要渲染的建议单独生成一个新图层,提高性能。但也不能生成过多的图层,会引起反作用。
通过以下几个常用属性可以生成新图层
3D变换:translate3d、translateZwill-changevideo、iframe标签- 通过动画实现的
opacity动画转换 position: fixed
# 3.3 重绘(Repaint)和回流(Reflow)
重绘和回流是渲染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