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一、性能优化方法论

首屏时间可以拆分为白屏时间、数据接口响应时间、图片加载资源等


# 二、指标采集:首屏时间指标采集具体办法
# 手动采集办法及优缺点:
- 所谓手动采集,一般是通过埋点的方式进行, 比如在页面开始位置打上
FMP.Start(),在首屏结束位置打上FMP.End(),利用FMP.End()-FMP.Start()获取到首屏时间。 - 手动采集的统计结果并不精确,因为依赖于人,每个人对首屏的理解有偏差,经常打错或者忘记打点。
# 自动化采集优势及办法
所谓自动化采集,即引入一段通用的代码来做首屏时间自动化采集,引入过程中,除了必要的配置不需要做其他事情。
自动化采集的好处是独立性更强,接入过程更自动化。具体的自动化采集代码,可以由一个公共团队来开发,试点后,推广到各个业务团队。而且统计结果更标准化,同一段统计代码,标准更统一,业务侧同学也更认可这个统计结果。
当然,它也有缺点,最明显的是,有些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,毕竟在工作中,总会有一些特殊业务场景。所以,采用自动化采集方案必须做一些取舍。
# 单页面(SPA)应用业务下的采集办法
SPA 页面因为无法基于 DOMContentLoaded 做首屏指标采集,可以使用 MutationObserver 采集首屏时间。
MutationObserver接口提供了监视对 DOM 树所做更改的能力。它被设计为旧的Mutation Events功能的替代品,该功能是 DOM3 Events 规范的一部分。
简单来说, 使用 MutationObserver 能监控页面信息的变化,当页面 body 变化最剧烈的时候,我们拿到的时间数据,就是首屏时间。
首先,在用户进入页面时,我们可以使用 MutationObserver 监控 DOM 元素 (Document Object Model,文档对象模型)。当 DOM 元素发生变化时,程序会标记变化的元素,记录时间点和分数,存储到数组中。数据的格式类似于 [200ms,18.5]。
为了提升计算的效率,我们认为首屏指标采集到某些条件时,首屏渲染已经结束,我们需要考虑首屏采集终止的条件,即计算时间超过 30 秒还没有结束;计算了 4 轮且 1 秒内分数不再变化;计算了 9 次且分数不再变化。
接下来,设定元素权重计算分数。
递归遍历 DOM 元素及其子元素,根据子元素所在层数设定元素权重,比如第一层元素权重是 1,当它被渲染时得 1 分,每增加一层权重增加 0.5,比如第五层元素权重是 3.5,渲染时给出对应分数。
为什么需要权重呢?
因为页面中每个 DOM 元素对于首屏的意义是不同的,越往内层越接近真实的首屏内容,如图片和文字,越往外层越接近 body 等框架层。
最后,根据前面的得分,计算元素的分数变化率,获取变化率最大点对应的分数。然后找到该分数对应的时间,即为首屏时间。
分数部分核心计算逻辑是递归遍历元素,将一些无用的标签排除,如果元素超过可视范围返回 0 分,每一层增加 0.5 的权重,具体请看下面代码示例。
function CScor(el, tiers, parentScore) {
let score = 0;
const tagName = el.tagName;
if ("SCRIPT" !== tagName && "STYLE" !== tagName && "META" !== tagName && "HEAD" !== tagName) {
const childrenLen = el.children ? el.children.length : 0;
if (childrenLen > 0) for (let childs = el.children, len = childrenLen - 1; len >= 0; len--) {
score += calculateScore(childs[len], tiers + 1, score > 0);
}
if (score <= 0 && !parentScore) {
if (!(el.getBoundingClientRect && el.getBoundingClientRect().top < WH)) return 0;
}
score += 1 + .5 * tiers;
}
return score;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