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一、前言
有同学问:能否详细说一下 diff 算法。
简单说:diff 算法是一种优化手段,将前后两个模块进行差异化比较,修补(更新)差异的过程叫做 patch,也叫打补丁。
详细的说,请阅读这篇文章,有疑问的地方欢迎联系「松宝写代码」一起讨论。
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:
- 1、为什么要说这个 diff 算法?
- 2、虚拟 dom 的 diff 算法
- 3、为什么使用虚拟 dom?
- 4、diff 算法的复杂度和特点?
- 5、vue 的模板文件是如何被编译渲染的?
- 6、vue2.x 和 vue3.x 中的 diff 有区别吗
- 7、diff 算法的源头 snabbdom 算法
- 8、diff 算法与 snabbdom 算法的差异地方?
# 二、为什么要说这个 diff 算法?
因为 diff 算法是 vue2.x , vue3.x 以及 react 中关键核心点,理解 diff 算法,更有助于理解各个框架本质。
说到「diff 算法」,不得不说「虚拟 Dom」,因为这两个息息相关。
比如:
- vue 的响应式原理?
- vue 的 template 文件是如何被编译的?
- 介绍一下 Virtual Dom 算法?
- 为什么要用 virtual dom 呢?
- diff 算法复杂度以及最大的特点?
- vue2.x 的 diff 算法中节点比较情况?
等等
# 三、虚拟 dom 的 diff 算法
我们先来说说虚拟 Dom,就是通过 JS 模拟实现 DOM ,接下来难点就是如何判断旧对象和新对象之间的差异。
Dom 是多叉树结构,如果需要完整的对比两棵树的差异,那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O(n ^ 3),这个复杂度很难让人接收,尤其在 n 很大的情况下,于是 React 团队优化了算法,实现了 O(n) 的复杂度来对比差异。
实现 O(n) 复杂度的关键就是只对比同层的节点,而不是跨层对比,这也是考虑到在实际业务中很少会去跨层的移动 DOM 元素。
虚拟 DOM 差异算法的步骤分为 2 步:
- 首先从上至下,从左往右遍历对象,也就是树的深度遍历,这一步中会给每个节点添加索引,便于最后渲染差异
- 一旦节点有子元素,就去判断子元素是否有不同
# 3.1 vue 中 diff 算法
实际 diff 算法比较中,节点比较主要有 5 种规则的比较
- 1、如果新旧 VNode 都是静态的,同时它们的 key 相同(代表同一节点),并且新的 VNode 是 clone 或者是标记了 once(标记 v-once 属性,只渲染一次),那么只需要替换 elm 以及 componentInstance 即可。
- 2、新老节点均有 children 子节点,则对子节点进行 diff 操作,调用 updateChildren,这个 updateChildren 也是 diff 的核心。
- 3、如果老节点没有子节点而新节点存在子节点,先清空老节点 DOM 的文本内容,然后为当前 DOM 节点加入子节点。
- 4、当新节点没有子节点而老节点有子节点的时候,则移除该 DOM 节点的所有子节点。
- 5、当新老节点都无子节点的时候,只是文本的替换
function patchVnode(oldVnode, vnode, insertedVnodeQueue, ownerArray, index, removeOnly) {
if (oldVnode === vnode) {
return;
}
if (isDef(vnode.elm) && isDef(ownerArray)) {
// clone reused vnode
vnode = ownerArray[index] = cloneVNode(vnode);
}
const elm = (vnode.elm = oldVnode.elm);
if (isTrue(oldVnode.isAsyncPlaceholder)) {
if (isDef(vnode.asyncFactory.resolved)) {
hydrate(oldVnode.elm, vnode, insertedVnodeQueue);
} else {
vnode.isAsyncPlaceholder = true;
}
return;
}
if (
isTrue(vnode.isStatic) &&
isTrue(oldVnode.isStatic) &&
vnode.key === oldVnode.key &&
(isTrue(vnode.isCloned) || isTrue(vnode.isOnce))
